《中公版·2021全國銀行招聘考試專用教材:經濟金融會計歷年真題匯編(全新升級版)》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地進行銀行招聘考試復習,中公教育銀行招聘考試圖書編寫團隊根據最新銀行招聘考試要求,結合歷年真題,精心編寫了分為經濟、金融、會計三個部分。題型包含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綜合題。
題目解析詳細、易于理解,考生通過做題能更好地熟悉考試題型,積累知識,夯實基礎。
經濟
專項一微觀經濟學
專項二宏觀經濟學
專項三政治經濟學
參考答案及解析
金融
專項一金融基礎知識
專項二商業銀行管理
參考答案及解析
會計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中公版·2021全國銀行招聘考試專用教材:經濟金融會計歷年真題匯編(全新升級版)》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1.立足考試,精心挑選。
本書是在各大銀行招聘筆試真題題庫的基礎上,根據近年的考試特點和側重點,反復推敲、挑選、總結而成的。
2.結構明晰,精準分類。
中公教育圖書編寫團隊對銀行招聘考試真題進行深入研究,對歷年真題的考點進行統計分析,確定高頻考點,幫助考生融會貫通、把握考試重點和難點。
3.精細分析,解析詳細
本書旨在幫助考生查漏補缺、強化重點題型、提高解題熟練度、總結出題規律、提高備考能力。
號證考準
名姓
經濟
一、單項選擇題
1亞里士多德指出:()經濟活動所帶來的財富是有限的。
A自然B社會C貿易D借貸
2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國家的富裕程度通過()衡量。
A資源B商品C食物D金銀
320世紀30年代蘇聯所建立的共產主義社會,其經濟決策主要由()負責控制。
A市場B價格
C中央計劃D理性需求
4根據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特征,我們可以推斷出吉芬商品和低檔品之間的關系是()。
A吉芬商品不一定是低檔品,低檔品一定是吉芬商品
B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檔品,低檔品也一定是吉芬商品
C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檔品,低檔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D吉芬商品不一定是低檔品,低檔品也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5()不屬于微觀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A受限被解釋變量截面數據模型的理論方法
B單位根和協整理論
C面板數據模型的理論方法
D離散被解釋變量截面數據模型的理論方法
6下列()因素不會引起手機的需求曲線明顯右移。
A預期價格的上升B收入的增加
C鉆戒的價格上升D手機種類的增加
7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包子的價格上升而饅頭的價格不變時,包子與饅頭的需求量會分別發生怎樣的變化()
A上升,不變B下降,上升
C上升,下降D下降,下降
E下降,不變
8手工藝者工資的提高將使()。
A新手工藝品的供給曲線左移,手工藝品價格下降
B新手工藝品的供給曲線右移,手工藝品價格下降
C新手工藝品的供給曲線右移,手工藝品價格上升
D新手工藝品的供給曲線左移,手工藝品價格上升
9福利經濟學指出,當()存在差異時,市場失敗的風險加劇。
A供給效應與需求效應B貿易效應與競爭效應
C個人效應與個人效應D社會效應與個人效應
10生產一種商品A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生產技術的進步會使得()。
A商品A的供給增加B商品A的供給量減少
C商品A的供給減少D商品A的供給量增加
11以下特點中不屬于完全競爭市場的是()。
A產品同質性B信息有限性
C資源流動性D大量買者和賣者
12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國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量,從2018年開始征收環境保護稅,若甲公司生產的產品被征收較高的環境保護稅,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由此引起的市場變化是()。
A消費者對甲公司的產品需求增加B甲公司的產品供給增加
C甲公司的產品供給減少D消費者對甲公司的產品需求減少
13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
A替代效應B消費效應
C收入效應D變動效應
14微觀經濟政策是指為提高資源配套效率,調節微觀經濟行為主體關系的有關政策,以下屬于微觀經濟政策的是()。
A價格政策B需求管理
C國際經濟政策D供給管理
15某完全競爭企業面臨的產品市場價格為每個100元,平均成本為140元,其中平均固定成本為每個30元,原材料中有一部分的平均變動成本由過去的每個50元下降為35元,則該企業當前的正確決策為()。
A短期內繼續生產B按140元價格銷售
C立即停產D按150元價格銷售
16如果規模報酬不變,單位時間里增加了10%的勞動使用量,但保持資本量不變,則產出將()。
A增加10%B減少10%
C增加大于10%D增加小于10%
17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互補品最直接的影響是()。
A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B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C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D互補品的價格下降
18下列關于交叉彈性系數的表述,錯誤的是()。
A交叉彈性系數大于0,它表明兩種商品之間成替代關系
B交叉彈性系數等于0,它表明兩種商品之間成不相關關系
C交叉彈性系數小于0,它表明兩種商品之間成互補關系
D交叉彈性系數趨于∞,它表明兩種商品之間成等同關系
19生產函數表示的是生產中()和()之間的依存關系,這種關系普遍存在于各種生產過程之中。
A成本;利潤B投入量;產出量
C總成本;總收入D固定資本;流動資本
20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形特征的決定因素是()。
A長期生產的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
B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C廠商對生產要素的利用程度
D勞動投入量的邊際報酬先增加然后再遞減
21甲商品的消費量由1增加至2時,總效用由10增加為18。那么,邊際效用是()。
A10B9
C8D5
22在短期中,當邊際成本曲線位于平均成本曲線上方時,()。
A平均成本是遞減的B平均成本是遞增的
C邊際成本是遞減的D邊際成本保持不變
23在短期生產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可變要素投入量的連續增加,它所帶來的邊際產量()。
A總是遞增的B總是遞減的
C先是遞增,達到最大值后再遞減D先是遞減,達到最小值后再遞增
24假設某消費者花費一定收入消費甲與乙兩種商品,當甲商品的價格下跌時,該消費者對甲商品消費的替代效應的絕對值大于收入效應的絕對值,同時增加對乙商品的消費,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商品是低檔商品B乙商品是正常商品
C乙商品是低檔商品D甲商品不是吉芬商品
25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定不包括()。
A完全性B可傳遞性
C非飽和性D可加性
26社會福利不可能再得到增進的一種狀態是()。
A帕累托改進B帕累托最優
C局部均衡D市場效率
27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所需要放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這被稱為()。
A商品的總效用B商品的邊際效用
C商品的替代效應D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28如果商品X對于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MRSXY小于X和Y的價格之比PX/PY,則()。
A該消費者應減少對X的消費,增加對Y的消費
B該消費者應增加對X的消費,減少對Y的消費
C單位貨幣購買X帶來的邊際效用大于單位貨幣購買Y帶來的邊際效用
D該消費者獲得了最大效用
29使用一種資源或將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棄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獲得的最大利益是()。
A機會成本B可變成本
C固定成本D長期成本
30自然壟斷是指()。
A從經濟上看允許多個企業存在,但從技術上不允許
B從技術上看允許多個企業存在,但從經濟上不允許
C從技術上和經濟上看都允許多個企業存在
D從技術上和經濟上看都只允許一個企業存在
31在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中,每一種產品都以()在市場上出售。
A最低價格B邊際成本
C不同產品的平均價格D自定價格
32在完全競爭市場中,處于哪種情況下時,廠商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A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B邊際收益小于邊際成本
C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D難以確定
33下列行業中最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模式的是()。
A飛機制造業B煙草業
C日用小商品制造業D汽車制造業
34下列關于“政府失靈”的敘述,正確的是()。
A政府無法掌握正確決策所需的足夠信息
B“政府失靈”是由于市場經濟的負外部性引起的
C政府在糾正經濟不穩定方面完全無能為力
D政府干預經濟在創造財富的效率方面作用較大,但無法保證社會公平
35下列關于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提供及受益范圍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純公共物品和服務并非肯定是全國的
B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務須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
C全國性公共物品和服務須由中央政府負責提供
D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就是全國性公共物品和服務
36養蜂的生產者與栽種果樹的生產者之間存在外部性,且其外部影響的效果是()。
A正的B負的
C相互抵消的D可以收支結算的
37()是普遍的市場結構,也是產業組織理論重點研究的市場結構。
A寡頭壟斷B完全競爭
C完全壟斷D壟斷競爭
38私人物品與公共物品的主要區別在于()。
A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政府使用的
C前者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后者則沒有
D前者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則沒有
3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壟斷市場的銷售量比完全競爭市場的高
B壟斷造成巨大的福利損失
C壟斷產生規模經濟
D壟斷必須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
40某完全競爭廠商所面臨的產品的市場價格為每件10元,該廠商的平均成本為每件6元,其中:平均固定成本為2元,平均可變成本中的原材料市價已下降50%,該廠商當前的正確決策是()。
A按10元價格繼續出售B按7元價格出售
C立即停產D按9元價格出售
41以下關于長期平均成本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線或者是切線
B長期平均成本是長期中平均每一單位產品的成本,在數值上等于長期總成本除以產量
C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先降后升的U形,這種形狀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線是很相似的
D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U形特征,主要是由長期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所決定的
42下列()會導致一國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外移動。
A資本品生產增加,消費品生產減少
B失業
C一國可利用的資源增加或技術進步
D通貨膨脹
43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從商品的消費中得到的()。
A滿足程度
B邊際效用
C滿足程度超過他實際支出的價格部分
D滿足程度小于他實際支出的價格部分
44經濟效益是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社會勞動量與()。
A勞動生產率之間的對比關系B原材料消耗之間的對比關系
C投入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D產出的經營成果之間的對比關系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799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京批字第直080145號